歼20技术有多难?一块玻璃20年造不出,中国攻克只用2年

2021-04-08 来源:澎湃新闻

11134

中玻网

  歼-20,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隐形战机。2011年1月,第 一架歼-20验证机在成都实现首飞,并引发海内外很大关注,许多军事爱好者将该战机取名为“黑色四代机”,昵称“黑丝带”。

  歼20是中国目前先进的战斗机,那么制造它的技术难度有多大?

  用歼-20战机座舱盖来说

微信图片_20210408164436.jpg

▲图为歼20战机座舱盖

  歼-20的问世的时候,给了大家很多的意外与兴奋,其中有一项部件的出现,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高度关注,而且也非常的吃惊,这个装备就是歼20的座舱盖,也就是我们直观看上去覆盖在驾驶舱上的那一块玻璃。

  为什么说这个东西的出现令世界吃惊?

  要知道除了歼-20、F22之外,世界上配备一体化舱盖的战斗机寥寥 无几,要生产和加工制造出来,这样的座舱盖其生产难度和技术瓶颈是相当的高的。它的造价也非常昂贵,一块同款F22的座舱盖价值40万美元。

  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座舱盖看起来是全透明的,像玻璃一样的东西,但它其实并不是玻璃。

  这种东西在生产出来之后要保证透明度,隔热度,甚至还要保证在超音速巡航状态下,如果被飞鸟或者是什么东西撞到,能够保持飞行姿态和座舱的完整。

微信图片_20210408164432.jpg

  美国的F-22曾是世界上先进的战机,负责设计制造F-22的洛马公司曾称:F-22的整体座舱是其整个项目里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。

  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,这个部件对于这款战斗机来说是非常的意义不凡的。

  要生产出这样的整体座舱盖,材料也皆为化学合成,并非玻璃的元素。因为玻璃虽然透光性好,但是它的重量,抗击打能力,变形能力等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。

  目前世界范围之内,能够研究出这种座舱盖的只有我国和美国,就连俄罗斯目前也是半瓶子醋。

  一体化座舱盖究竟有何技术难度?

  首先是制造工艺上的困难,五代机座舱盖已经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复合材料,也就是聚碳酸酯作为主要材料。▲图为战机座舱盖

  同时五代机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,那就是隐身能力,座舱盖作为五代机机身表面的组成部分,也直接关系到了战机隐身性能,虽然塑料材料不会反射雷达波,但雷达波打到机舱内部还是容易暴露战机位置,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有效的手段就是给一体化座舱镀膜,从而屏蔽大部分雷达波,提升战机的整体隐身能力。这种部件出现在歼-20身上之前,世界上普遍认为我国如果要生产出这样的装备,可能需要20年以后,万万没有想到,仅仅几年之后,这款装备就在我们新型的战斗机身上出现了。

  所以当时我们的歼-20一经问世,无论它的外形有多么的科幻,无论它采用什么样先进的武 器,光是凭着座舱盖一项,就已经让世界同行刮目相看了。

标签:

0条评论

最新评论

查看全部评论

推荐阅读

相关产品

首页 > 玻璃新闻 > 行业资讯